环保
“点泥成金”——浅谈淤泥质固废现状及资源化综合解决方案
2022-09-23 23:39  浏览:0

1.淤泥质固废现状

河道淤泥

淤泥质固废是指以泥质成分为主的一类固体废弃物,包括河道底泥、工程渣土、建筑泥浆、污泥等,具有含水率大、强度低、黏性高、富含污染物等特点,难以直接在工程中被利用。据统计,2019年我国污泥产量已超过6000万吨(以含水率80%计),预计2025年我国污泥年产量将突破9000万吨。我国每年仅河道与湖泊的清淤量高达8000万吨,再加上城市下水道的清淤量,每年淤泥的排放量可达1亿吨以上。同时,伴随着我国城市化建设的稳步推进,我国的城市建筑垃圾排放量已占到城市垃圾总量的30%-40%,其中工程渣土占比建筑垃圾总产量的75%以上,预计到2026年,我国建筑垃圾总量将高达60亿吨。

工程渣土

目前渣土处置主要是由各区县负责管理,运营模式主要为“产生单位找运输单位、运输单位找消纳场”的市场化行为,缺乏市域统筹和全过程管理机制和平台。现阶段各类渣土并未分类收集,绝大多数渣土混杂直接运输至后场,处置方式仍以填海造地、工程项目回填等为主,仅少量渣土用于烧制非黏土烧结多孔砖,资源化利用水平较低。未来,由于城市地下空间的大规模开发,巨量工程渣土的消纳处置及资源化利用仍然会是建筑垃圾治理工作的重点与难点。

2.目前固废处置技术

固体废弃物的处理既要遵循资源化的原则,同时还应该遵循无害化以及减量化的原则,以此达到综合处理与利用的目标。目前建筑渣土多采用堆放、卫生填埋处理技术,同时部分工程采用了矿山回填利用技术和建材化利用技术,但这类技术存在二次污染,消纳量较低等问题,很难实现大规模固废有效的资源化处置。

(1)堆放填埋技术

堆放填埋技术虽然固废处理量大、工艺简单,但就近填埋处理占用了大量土地资源,并且大多规划的建筑渣土消纳场、填埋场、废石坑均已填满,同时此种处理方式会造成明显的生态环保问题:①未进行无害化处理,残留较多的病毒、细菌;②垃圾渗漏液会污染地下水资源,存在极大的潜在危害;③潜伏沼气重金属污染等隐患,进而对环境造成二次污染。

(2)矿山回填技术

利用淤泥制固废进行废弃矿山回填复垦技术能够实现建筑渣土的消纳,提升复垦土地质量,但此技术起步晚、待复垦土地资源面积大、复垦任务重,复垦率和复垦标准还较低,同时,土地复垦受当地工矿企业生产建设影响大,需要同步建设实施,并且土地复垦充填物还可能造成二次污染等问题。

(3)建材利用技术

利用淤泥制固废生产建筑材料也可以实现建筑渣土的资源化利用,但传统的烧结工艺能耗高、污染大,不符合环保节能的发展方向;水泥基工艺中泥质固废最高掺比≤20%,且原料含水率需<10%。水泥砖养护周期长,达到95%的强度需要养护28天,因此需很大堆场面积。

因此迫切需要寻求可行的建筑渣土等淤泥质固废的综合处置方式,实现对建筑渣土的减量化、无害化和资源化利用,推广再生产品的应用,解决建筑渣土等固废的最终出路问题,贯彻落实国家“无废城市”建设等工作。


江苏同萃和科技有限公司是有机功能材料与应用技术研究所与河南三和集团合资成立的基于核心技术和科技成果转化的具备先进装备生产制造能力的科技公司,主要承接项目EPC技术总承包,以提供“核心技术服务+成套设备+关键药剂” 形成的完整技术解决方案为核心商业模式,涵盖技术领域包括固废水热资源化综合解决方案、固废捕集CO2制备矿化建材制品综合解决方案、淤泥质固废预处理综合解决方案等。

日前,我们的固废水热资源化综合解决方案,在温州渣土水热资源化利用项目产线带料调试运行成功!实现一次投料,一次成功,处理前40%-50%含水率的原状渣土,完全没有脱塑且远高于塑限,处理后就成为高强度的墙体材料和路面材料!

更多内容,详见链接:“点泥成金”——科创绿色新生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