权威分析
云南错峰限产 电解铝影响几何?
2021-06-24 01:59  浏览:0

废旧回收网05月18日讯

据消息,云南地区因西电东送政策,叠加进入二季度以来云南地区仍旧处于枯水期,送电能力不足。云南省内各地州用电企业开始应急错峰限电。据了解,目前云南省内部分电解铝企业已出现压产、减产情况直至6月中下旬。

云南是我国水电资源十分丰富的省份之一,中国的电解铝企业也希望采用廉价的绿色水力发电以降低其的碳排放强度,并向云南转移了的大量电解铝产能,但是有限的水电资源将有可能使当地电力短缺变为常态,特别是在旱季。

据统计,2021年4月末云南运行电解铝产能386万吨,此次限电影响预计在7.6-38(降低负荷约2%-10%)万吨产能左右,影响周期预计约1个月,若电解铝厂被迫采用停槽方式降低负荷10%,由于重启需要时间,届时影响周期预计将超过1个月。

统计数据显示,目前云南地区电解铝建成产能392万吨,运行产能387万吨。如果按照通知要求,电解铝企业5月中下旬开始进行错峰限电生产,电力负荷下降10%。同时,按照目前行业产能利用率93%计算,云南地区5月日均产量或下降0.1万吨。如果调降电力负荷至本月底,近20天内云南电解铝产量或减少2万吨左右。如果调降电力负荷延续至6月底,6月份云南电解铝产量或减少3万吨上下。

不过,据了解,目前部分铝企正在争取和协商用电情况,暂未真正影响到在产产能,加上用电负荷的下降不会全部集中在生产环节,我们预计5月中下旬云南地区电解铝产量的实际影响不足2万吨。

电解铝行业在2017年供给侧改革后开始减产,2018年经历了电解铝产能置换大潮,共计272万吨产能宣布淘汰并进行置换。截至2020年12月,全国电解铝建成产能规模已超4300万吨/年,建成产能已经逼近合规产能红线约4500万吨/年。碳中和背景下将进一步严控电解铝产能增长,预计未来几年增长空间十分有限。在“碳达峰、碳中和”的政策下,电解铝行业利润弹性要超过钢铁、玻璃等。

发表评论
0评